Install and configure debian test
美好的周日贡献给重装系统了,因为又手残了。既上周日删除了自己的home目录以后,这周直接把系统的权限折腾乱了,起因是我用了sudo chown -R
,系统真的有提示我的。。。所以是我的锅。
近期使用的系统是Ubuntu-16.10,考虑到Meltdown-Spectre漏洞的补丁还不支持,想着换个系统算了,就入了debian的坑。。。嗯,这个坑更大!!!
于是,一边填坑,一边记录一下步骤,有种预感最近还是会折腾系统。
debian系统安装
debian-testing的iso下载路径,可以在USTC的镜像站找,我尝试安装debian-9,可能刻录的时候有问题,无法安装,所以改用了network install
的版本。使用了UltraISO烧写到U盘里,他们的试用版功能已经足够了。烧写好以后开始安装,按流程走就行。这里要注意的地方是: 挂载/目录的分区需要格式化,否则无法安装。主要原因是与原有的ubuntu
系统文件存在冲突。
多系统引导
Debian采用grub引导多系统,我是在win10
基础上安装Linux系统的,并通过debian
引导windows
。在重装的过程中,碰到了windows分区没有被读出并列在引导列表中的情形,有一个简答的解决方法,更新一下grub配置, 即update-grub
一般更新后的列表后会出现对应windows
的分区和条目。当然这个是运气,如果碰到其他问题,建议问谷歌。。。
系统配置
我选择了gnome
桌面环境,系统本身还是很好看的,但也有一些bug,比如gnome-terminal
就很丑。。。除此之外,debian比ubuntu预装的软件少很多,例如常用sudo
,locate
等都需要自己安装,对新手来说比较坑。下面说一下我的配置过程,
terminal shortcuts
Ubuntu默认的terminal
快捷键是Ctrl+Alt+T
,debian是没有这个快捷键的,需要自己添加。具体的思路是
Terminal默认的shell通常为bash
,如果要更换为其他的,例如zsh, 则执行如下指令即可
此处会提示用户输入密码。
sudoer 及 sudo安装
打开terminal以后,便可以安装和配置软件,此时需要sudo
来临时使用root
权限,debian默认不将用户添加到sudoer
列表里,因此需要手动添加,步骤如下,
再按Ctrl+Alt+F1
回到图形界面,此时便可以用root权限安装sudo
,并进一步安装其他软件了。
系统语言及locale配置
由于要使用中文,我通常会用中文安装系统,再修改系统为英文。在Ubuntu中,直接在设置中设置语言即可;在debian中会更纯粹一些,即设置系统语言并调整locale
的配置。
再在system setting中调整语言支持即可,或者执行如下指令进行设置。
时区调整
改变语言为英文后,系统会采用UTC时间,此时会出现即使时区选择为Asia/Shanghai
,依然与北京时间相差八个小时的情况,这也说明系统与Network Time没有同步,解决方法如下,
即将系统时间与windows
提供的网络时间同步,这样便会根据系统时区找到对应的时间了。
Genome 窗口调整问题
gnome默认的窗口控件没有最大化和最小化,刚转过来会不习惯,解决方法是在genome-tweak-tool
的windows
选项中进行设置。
gnome-terminal 无法正常运行
这个通常与调整了系统语言相关,即locale的语言设置与系统语言冲突,或未设置,导致genome-terminal无法初始化窗口,解决方法是,
系统切换以后block size的问题
这个情况比较特殊,实验室可能只有我碰到过。在一块SSD上安装了windows和linux双系统,并且上一次运行的系统是windows, 则开机后因为ext4
分区的block错误,导致无法引导进入Linux,目前有两个指令可以解决这一问题,并且要求有livecd USB,即能独立引导的最小化系统。可用的指令分别为fsck
和e2fsck
,二者的区别,我争取专门写一篇,目前还不太理解。
首先用sudo fdisk -l
查看文件格式为ext3/ext4
的分区,着重关注包含有Linux
系统的主分区,然后修复block
的问题。
fsck
1# fsck -t ext4 /dev/sda1e2fsck
12# e2fsck -b 32768 /dev/sda1-b 表示 superblock,具体的解释<TODO>...